【纪念贝多芬逝世180周年】
贝多芬九大交响曲通俗演讲稿
文 / 夏雨
青年贝多芬
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是古典音乐史上最伟大巴黎圣日耳曼渴望重回胜利之路的音乐家巴黎圣日耳曼渴望重回胜利之路,巴黎圣日耳曼渴望重回胜利之路他出生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八岁开始登台演出,一生坎坷,成就非凡,永垂青史。
即使你不是一个古典音乐爱好者,我也建议你了解一下贝多芬创作的九部交响曲,至少全部听一遍,哪怕没有完全听明白,也是完成了作为一个有文化的人应该去做的一件终身大事。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并不难听懂和感受,它们是古典音乐史上的瑰宝,如果你因此而喜欢上了古典音乐,那真是好事成双了。
贝多芬创作的九部交响曲,折射了贝多芬曲折的一生,从中我们可以听到对爱情的渴望,对英雄的赞美,对自由的呼唤,描绘着他心中的理想。以下,我逐一介绍贝多芬的九个交响曲,并为每部交响曲都配上一段作品录音录像。
C大调第一交响曲
Symphony No.1 in C major,半岛体育 Op.21
《C大调第一交响曲》是贝多芬第一部交响曲体裁的作品,作品21号。早在1788至1789年间,也就是贝多芬20岁不到的时候,他就曾经试图创作交响乐,但没能成功。第一交响曲真正首演已是十年以后的事了,贝多芬当时已经三十岁。
这部交响曲贝多芬作于1794至1796年间,首演于1800年4月2日的维也纳霍夫堡剧院。不过可惜的是,由于首演乐团的素质有点差,这部作品在第一次亮相时并没有获得成功。但是其旋律中表现出来的乐思,还是让人感受到了来自贝多芬的与众不同。据说这部作品是应斯维顿男爵的建议而作,斯维顿男爵是莫扎特和海顿的保护人。
这是一部充满了海顿和莫扎特那一代古典乐派作曲家特有音调的交响曲,在很多方面继承了海顿交响曲的传统。有些评论家指出有些节奏是莫扎特在某部作品中使用过的,如第一乐章的开头有一段仿效了海顿的缓慢引子;第二主题是双簧管和长笛的对答,感觉有点莫扎特;第四乐章也有模仿海顿的痕迹。
其实,作为莫扎特、海顿的晚辈,模仿先人是学习创作的必由之路,后世也并没有因为这些模仿而贬损贝多芬这部作品的地位。这部作品的突出部分是第三、四乐章轻松、诙谐、活泼的旋律,首演时那些正统的评论家曾认为“这种大量使用粗俗的不谐和音,及所有乐器发出的吵闹”,损害了莫扎特与海顿的音乐规矩。总体来说,贝多芬的《第一交响曲》给人幽默通俗的第一印象,听来通俗易懂,但与贝多芬以后的那些交响曲又有着较大的区别。
下面这个录音是上世纪30年代演奏的《贝多芬第一交响曲》第四乐章,是钢丝录音制品。
D大调第二交响曲
Symphony No.2 in D major, Op.36
《D大调第二交响曲》,作品第36号,作于1802年,1803年4月5日首次公演。
1802年4月份,贝多芬因耳疾和严重的腹泻接受了医生的劝告,离开了闹市来到位于维也纳郊区的海利根施塔特休养。虽然腹泻得到了控制,但耳疾越发加重。在来到海利根施塔特半年后,贝多芬感到寂寞与绝望,写下了一份遗书,这份遗书后来被称之为《海利根施塔特遗嘱》。但这份遗书贝多芬当时并没有交给亲友,他也没有自杀,他本人一直保存着这份东西,直到他去世之后才被人们发现。
从死亡阴影中走出来的贝多芬,在1802年10月左右回到了维也纳,并投入创作了《D大调第二交响曲》。这首乐曲是贝多芬走出死亡阴影,重拾生活信心的一首赞歌,同时也可以将其看成是对《海利根施塔特遗嘱》精神内涵音乐化的提炼和总结。这段时间贝多芬还创作了一大批重要作品,包括钢琴奏鸣曲《月光》、《暴风雨》,以及小提琴奏鸣曲《春天》。
贝多芬的这部《第二交响曲》是他所有九部交响乐作品中最不起眼的,对这部作品不同的评论家有不同的观点。有些人认为整部作品洋溢着乐观向上的“青春气息”以及对生活的渴望。但也有人认为,《第二交响曲》的前两个乐章比较黯淡,直到第三、第四乐章才是真正的属于欢乐、胜利的旋律,称这部作品走了两个极端。无论如何应该肯定的是,在思想性上,《第二交响曲》已经超越了《第一交响曲》,更富有内涵和哲理。而在艺术性上,则依然稍稍带有莫扎特、海顿时期的影子,但属于贝多芬自己的东西已经越来越多。
以下是贝多芬《第二交响曲》的第四乐章,满满的坚强和信念。
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
Symphony No.3 in E-flat Major "Eroica" Op.55
《第三交响曲》完成于1804年春,是应法国驻维也纳大使的邀请为拿破仑写的。原稿上贝多芬写的标题是“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曲”。当时正逢法国大革命时期,拿破仑对于贝多芬来说是一个理想、是现代普罗米修斯、是英雄。但后来拿破仑称帝了,贝多芬有些愤怒,也有些觉得原标题对拿破仑所表现的景仰不合适,就改成了“《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大人物而作”这样的话。
据记载,《第三交响曲》是贝多芬在维也纳郊外一个葡萄园的农舍里写的,宁静的田园几乎与世隔绝,一部大作悄然问世。《第三交响曲》的篇幅大大超越了前两部交响曲,最终长度仅次于《第九交响曲》,是超长作品,在艺术成就上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跨越。这部作品1805年4月7日在维也纳剧院首次公演,指挥是贝多芬自己。
贝多芬曾说,《第三交响曲》是他自己最钟爱的作品之一。但最初公演时,它并没有受到听众和当时同仁们的广泛认可。因为这部交响乐与众不同,无论在乐章的编排还是旋律的构造,都完全突破了以往莫扎特、海顿所开创的维也纳交响曲模式,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也从这部作品开始,贝多芬的交响曲风格开始趋于成熟,走入了属于他自己的轨道。
以下欣赏到的是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第一乐章,描绘了贝多芬心中的英雄形象。
降B大调第四交响曲
Symphony No.4 in B flat major, Op.60
《第四交响曲》是贝多芬对生命、对青春给予无限赞美的颂歌,作品充满着明朗、诗意、情趣和柔和,其中很多微妙、丰富的细部。作品完成于1806年秋,是因奥佩尔斯道尔夫伯爵委托创作的。这部作品于1807年3月由奥佩尔斯道尔夫伯爵和他的乐队首演,演出地点是维也纳的利赫夫诺斯基宫。
深受病痛折磨的贝多芬,怎么突然写出这样一部充满明朗色彩的作品呢,答案是贝多芬当时正在恋爱。
贝多芬终生未婚,但他的爱情生活是丰富多彩,并略带悲剧色彩的。贝多芬喜爱和追求过的女子很多,有些是贵族的小姐,有些则是自己的学生,也有女作家。在诸多次恋爱中,曾经有一次近乎取得成功,那就是他与匈牙利贵族小姐特雷泽的一段感情,双方曾经订婚过,但是最终婚约被毁。此前,他热恋过特雷泽的姐姐朱丽叶,而后又与特雷泽的妹妹约瑟芬发生了爱情,可悲的是都没有结果。
《第四交响曲》正是处于恋爱中的贝多芬才华横溢的体现,其主题是赞美生命和爱情的。这时的恋人是特雷泽,那是贝多芬最幸福的一段时光。贝多芬唯一的一部小提琴协奏曲和《第四钢琴协奏曲》也是这个时期写成的。
《第四交响曲》是用“降B大调”写成的,德国人将“降B大调”比拟为“最和谐的音调”,足可见这部作品的总体风格。美好的爱情赋予了这部充满情趣的作品更多浪漫、温馨、愉悦和赞美,《第四交响曲》无愧于“青春赞歌”的美誉。这是贝多芬《第四交响曲》的第一乐章。
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
Symphony No. 5 in C minor, Op. 67,Fate Symphony
世界上再没有一首交响曲能够获得如此高的知名度和接受度,《第五交响曲”命运“》代表了贝多芬的精神、代表了人类永不向自身妥协的精神。恩格斯说过巴黎圣日耳曼渴望重回胜利之路:“要是没有听过这部壮丽的作品,那么你这一生可以说是什么音乐也没听过。”
《命运交响曲》的创作周期是比较漫长的,据文献记载,贝多芬最早是从1803年开始有意写作这部作品的。第一乐章是在《第四交响曲》创作以前就已经写好的,后面三个乐章则是在1807-1808年之间完成的,那时,《第六交响曲》已经公演。
贝多芬的生活一直不太走运,作为一个音乐家,他耳朵是聋的,聋到完全听不见。他的一生爱过很多女生,却一个也没有与他走到成家的那一步。因此,人们普遍认为《第五交响曲》一开场那四声令人恐惧的有力音符,是贝多芬发出的关于”命运“的呐喊。但贝多芬本人对这四个音符并没有直接解释过,交响曲的标题”命运“也是别人加的。但这部作品所表现出的对立、挣扎情绪,以及力量和勇气的交错感是明显的。打破黑暗、征服命运,让阳光重新照耀大地是大家对这部作品的普遍感受。
这部交响曲是贝多芬作品中最富有哲理的一部,也是贝多芬富于胜利精神、拥有坚强内心的真实写照。以下是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的第一乐章。
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
Symphony No. 6 in F major,Op. 68,Pastoral Symphony
《第六交响曲》的副标题“田园交响曲”,是贝多芬自己加的。在这部交响曲中,可以非常明显感觉到作曲家对于幸福的爱情生活、对于纯朴的民风、对于美妙的大自然是如此的热爱。在贝多芬创作随笔中,对这部作品有非常明确的记载——这就是一部反映乡村、田园生活风貌及其风情场景的作品。通过描写景色反映出对理想生活的期待。
贝多芬在维也纳多次搬家,在贝多芬生活遗迹中,有一处叫“贝多芬小路”,这条小道之所以著名,是因为《第六交响曲》是在这里产生灵感并构思的。“贝多芬小路”位于维也纳郊外的海利根斯泰特,1808年贝多芬再次在这里隐居,写下了他的这部交响曲。这部交响曲的第一乐章非常美丽,无论是初入门的古典乐迷,还是在交响乐海洋中徜徉已久的爱乐人,都无法抗拒这个美妙乐章。
《田园交响曲》有五个乐章,后三个乐章是连续演奏的,这是与其他作品的不同点。此外,贝多芬为每个乐章都写了一个小标题,它们是:初到乡村时的愉快感受、在溪边、乡村嘉年华、暴风雨、牧人的歌。
柏辽兹说:“ 那些伟大、崇高而美丽的古代诗篇,在这一音乐的奇迹面前已变得苍白巴黎圣日耳曼渴望重回胜利之路!”
以下是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的第一乐章。
A大调第七交响曲
Symphony No.7 in A major, Op.92
这部交响曲首次公演于1813年12月8日。
《A大调第七交响曲》虽然是无副标题的作品,但是人们通常喜欢把它称之为“舞蹈交响曲”。它拥有贝多芬所写出的最著名的慢版乐章以及最著名的快板乐章。在这部交响曲首演时.第二乐章被听众要求再演一遍,对慢板乐章来说,这是少有的荣誉。第三乐章会让人不由得跟着手舞足蹈,跳跃的热情一轮高于一轮,十分精彩。
以下是贝多芬《第七交响曲》中著名的快板乐章。
F大调第八交响曲
Symphony No.8 in F major, Op.93
贝多芬《第八交响曲》完成于1812年的10月,于1814年2月17日在维也纳的舞会剧院首次演出,获得极大的成功,由于反应强烈,几天后又重演。创作这部交响曲,贝多芬花了四个月时间。在林茨完成作品后,他将它题献给莫里兹·弗莱斯伯爵,后者据说一直给予贝多芬以资助。
作品在维也纳首演时,贝多芬听力每况愈下,但依然坚持指挥。但由于他不能听到乐队的声音,只能揣摩,所以指挥的动作夸张怪诞,据说乐队也没有按照他的指示演奏,而是跟从首席小提琴。但首演后,听众与评论家的评价都很良好。以下是贝多芬《第八交响曲》的第一乐章。
这部作品在贝多芬九部交响曲中,是最为短小的一部,到处洋溢着一种复古气息,从中可以感觉到早期莫扎特、海顿交响乐作品中蕴含的古典韵味,缺少了贝多芬一贯以来突出的个性风格,很多乐评人因此评价这是贝多芬的倒退。但贝多芬本人对它则十分喜爱,甚至称它比第七交响曲“强得多”。该作品其规模虽然短小,但精悍紧凑,音色辉煌,充分体现了贝多芬高超的作曲技艺。
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交响曲》
Symphony No.9 in D minor op.125,Choral Symphony
贝多芬写完《第八交响曲》后,过了十年之后的1822年才开始构思、谱写《第九交响曲》。
《第九交响曲》是于1822年秋天开始进入创作阶段的。但贝多芬却几乎花了大半生的时间来酝酿、来筹划。一直到完成了《庄严弥撒》之后,作曲家才开始动笔谱写这部凝聚其一生力量和信念的宏篇巨作。其中《欢乐颂》是该作品的第四乐章,采用了加入人声合唱的音响效果,气势磅礴、意境恢宏。
《欢乐颂》是德国诗人席勒的一首诗作,而贝多芬本人正是席勒的忠实崇拜者,席勒在诗中所表达出来的对自由、平等生活的渴望,其实也正是贝多芬的最高理想。所以作曲家从年轻时就开始计划着把这部诗作变成声乐作品,根据专家的研究和史料的调查,在贝多芬早期的一些作品中确实就已经有了后来《第九交响曲》中《欢乐颂》乐章不完整、不成熟的雏形。贝多芬曾经说过:“把席勒的《欢乐颂》谱成歌曲,是我20年来的愿望。”
1823年的年底,这部凝聚着贝多芬人生哲理的《第九交响曲》完成了,按照合同,这部作品原本应该放到英国的伦敦去首演,但是贝多芬依然觉得音乐之都维也纳才是最好的选择。在排练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贝多芬的这部作品,确实是对乐团乐手的严峻考验,有不少段落演奏起来颇具难度,而且《第九交响曲》是引入人声的交响曲作品,当时参加首演排练的歌唱家表现不够完美,贝多芬很恼怒。综合这些因素,第一次合练的效果很差,有人甚至建议贝多芬改动某些段落,以减小表现上的难度。但乐圣坚持不改动一个音符。为此,演出日期不得不一改再改。
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凯伦特纳托尔剧院,《贝多芬第九交响曲》首演,盛况空前,久违的欢呼重新回到贝多芬身上,很多人流下激动的泪水,人群朝着舞台的方向拥去。而作曲家本人虽然因为耳聋,已经听不到任何欢呼声和掌声,却依旧被这超乎寻常的热情场面激动得晕厥过去,一度不省人事……
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部作品,走进贝多芬的理想王国,走进《欢乐颂》的吟唱!
今日值编 钱璟
█
上海交响乐爱好者协会官方微信公众号
所刊文章非注明并不代表本公号编辑部观点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